特种用车,盈利新方向

不得不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新能源商用车的增长速度,远超大部分人的想象。

在一线城市,新能源公交普及率甚至高达一半以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企都要扎堆开发商用车。


商用车市场过于拥挤


商用车这块大蛋糕,已经有太多的玩家在分食了。

比亚迪、宇通、金龙、吉利、陕汽宝华、重庆瑞驰、东风系列、山西大运等等几十个品牌,都早已瞄上了这个领域。

国际品牌车型如MANTGM纯电动和斯堪尼亚混合动力的也比比皆是。

就连大众都开发出了梅赛德斯-奔驰重型电动卡车eActros这样的车型,与奔驰的UrbaneTruck城市纯电动概念卡车分庭抗礼。

这个领域已经显得有些过于拥挤了。

现在想要加入这个产业,光有钱有车是不够的,还需要过得硬的资本和一些运气。

车企盲目进入这一市场,有害无益。实际上,银隆就是现成的失败者案例:去年一年,银隆据称亏损10亿以上。


特种车市场亟待开发


和商用车领域相比,特种用车市场则是一块还无人开发的沃土。

尤其是在警用特种车市场,不仅缺口巨大,还存在着标准不一,性能落后,安全性能差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传统车企受限于生产线而无法弥补,但新能源车企因为从零开始,反而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新能源车最大的续航缺点,也从不是日常里程很少的特种用车的困扰。

以地勤特种车辆为例,如何让乘客快速登机,是这种车辆研发最大的需求;新能源车独有的续航问题从来不在考虑之内。

另一方面,特种车活跃的环境往往较商用车和乘用车更加复杂,改装要求更多;而新能源车改装新车型的难度,较燃油车要更低。

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只有储备充足才能安全度过后补贴时代。

把车做好了,让消费者满意了,车企才能存活。只想着赚商用车补贴的车企,迟早要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