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出台猛如虎,不为人民只添堵 | 白岩松10年前神点评

早在2009年年底,“新闻1+1”栏目以“被‘机动’的电动自行车”为题,就电动自行车问题展开讨论。  
当时受邀的白岩松,提出了一系列犀利的论点和预测。  
10年后的今天,电动车新国标正式公布,人们发现,十年前的评论,竟一语成谶。


白岩松▶

新规不切实际



2009年,为了管理庞大的电动自行车产业,以《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简称《条件》)为首的一系列新规定将“时速超过20公里,重量超过40公斤的电动自行车,划为“电动摩托车”,车主需要考驾照、上牌、还只能在机动车道行驶。 


在《新国标》制订期间,央视频道以《新闻1+1:被“机动”的电动自行车》为名,邀请白岩松对此作出评论。 

如上视频所示:白岩松发表了下面几项观点:  
1、《新国标》长时间内将形同虚设。  
2、各地区将独立出台对《新国标》的解释,导致行业管理困难,甚至民怨沸腾。  
3、《新国标》会变成某些人的捞钱工具,未来城市交通环境会极大恶化。
4、《新国标》对交通管理的优化效果有限,改造道路环境更利于管理此类车型。  
5、《新国标》实施一段时间后,会因为‘超标车’过多而被束之高阁。


思考僵化▶

老问题十年不变



10年后的新国标,和10年前的《条件》基本如出一辙。  
有限的退让,比如时速从20公里/小时提升到了25公里/小时;重量限制从40公斤提升到了55公斤,但意义不大;还额外增加了脚踏骑行的强制要求。  

毕竟,早在10年前何祚庥院士就明确指出:《新国标》的背后,是其他行业的利益集团打压和切割电动自行车市场。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销售的新国标车遭到老百姓的冷落,而大量‘超标车’又无法上路,整个行业变成一潭死水。

1558312635483246.jpg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始终坚持的执政准则,但新国标明显给人民出行添了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十年的沉默已经太久了,久到有些人忘记了一条多次被历史证明的准则:那些自绝于人民的,终将被人民所厌弃。

新国标,将难逃被废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