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暂停发放新能源资质,是行业镇静剂还是催命符?

新能源纵横,WWW.XNYZH.COM,时效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杂志网,高速电动汽车、低速电动汽车资讯一览无余,新能源汽车网公众号:XNY77777(天津电动汽车网)



本月5号,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目前,上述传闻并未获得有关方面正式回应。

艰难的新能源造车路

自2016年3月以来,我国已经为15家企业发放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


然而获得资质后想要合法卖车,他们的车型还需进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但这些企业中目前只有北汽新能源有进入该目录的车型。


传闻的背后,是产业的深刻不安

这条传闻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今年1月,发改委将前10张牌照发放完毕时,这个传闻就已经开始流传,之后,在第11张牌照发放时,这一传闻再次出现,半年后的今天,已经是这个传闻的第三次出现。


屡屡现身的传闻背后,是新能源产业对自己的深刻不安。

现有的15家车企,产能约为117万辆,距离200万辆的销量目标只有不到100万辆.,而目前拥有新能源生产资质(拥有完整的整车生产资质无需申请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超过200家,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对于政府来说,导入新能源车企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对传统车企产生“鲶鱼效应”,刺激传统车企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严重依赖补贴的新能源车企反而成了政府的负担,所以停止审核也理所应当。


纵横观点:新能源汽车审核之路艰难而漫长,但却是唯一的合法化之路。这条道路的关闭,意味着该产业将进入漫长的拉锯期。对于显得有些过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或许是一剂不错的镇静剂,但也有可能变成这个新兴产业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