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不可能’——互联网造车近期成果

新能源纵横网,WWW.XNYZH.COM,时效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杂志,微信公众号:XNY77777(天津电动汽车)


互联网造车,曾被人们认为是镜花水月,是只凭着一腔热血就想要涉足汽车行业的不切实际的行为。有些企业在这种风评下撤退了,但仍有一些在坚持,在今年这些互联网企业或早或晚的交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答卷,他们表现如何?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一一揭晓答案。


奇点iS6——智能系统和新能源车的结合


本次上海车展预热时期就发布车型的公司不多,奇点汽车就是其中之一。这让本来名声不显的它,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面临着最多的考验。




他们推出的量产车型为iS6,这是一款七座SUV,长度达到了惊人的4850mm,轴距2960mm,续航400公里左右,售价在20-30万之间。


作为互联网造车企业,奇点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优势,iS6内置的安卓智能系统,可以记录用户的习惯数据,并在其他的奇点汽车上一键同步。同时,奇点iS6还配备了AR+HUD的功能,能够将车载界面投射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借助手势进行操作。



作为一份答卷,iS6没有明显的缺陷,反而有着可以体现互联网企业的特色,可以说是一份合格的答卷。


荣威RX5——不像互联网车的互联网造车


阿里巴巴进军造车行业时,没有选择单枪匹马盲目进军,而是选择和传统车企——上汽新能源合作,这个选择现在看来是非常明智的。


在其他几家互联网企业仍在实验车型时,他们的第一款量产车—荣威RX5已经上市,截止5月份,该车型上市7个月,销量突破9万辆。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答卷,荣威RX5更像是一款传统的新能源车。无论是典雅精致的造型还是内敛的内饰设计,甚至包括它值得称赞的维修便利性和相对较低的养护成本,都没有太多的互联网痕迹。


突破九万辆的销量,证明了’隐去互联网印记‘这条道路的可行性,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它非常合格,但作为一款互联网车,在它的身上,我们真的看不到属于互联网的印记。


蔚来EVE——概念车主打个性化


互联网造车的一个倾向是堆砌各种技术,蔚来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他们在美国西南偏南科技大会(SXSW)首次亮相了自己的新能源概念车——EVE,这款车主打个性化概念,有着非常鲜明的互联网特征。



该车主打“第二起居室”概念,目标是把汽车变成第二个让用户放松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个概念,EVE引入了无人驾驶技术,装备了NOMI”人工智能伴侣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且对车内布局进行了非一般的改造。



全长五米、宽两米的它,不仅座椅是相对而坐的,最后排右侧座椅还可以整体放倒,配上内部的小桌子,营造出了“移动房间”的感觉。作为一款互联网车型,EVE就完美地体现出了互联网人有创意、敢创新的特征,这款概念车何时量产,将成为它是否受欢迎的关键。


前途K50——探索新能源跑车的‘前途’


相对于仍需要国家补贴的中低端市场,在高端车领域投资更容易收回成本。在这种思想驱动下,前途汽车选择了跑车作为突破口。


2017上海车展上,前途K50作为一款新能源跑车而广受关注。前途K50定位双座跑车。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628/2064/1254mm,轴距达到了2650mm。K50采用双电机驱动,在纯电模式下可续航里程超过300km。预计售价在70万元左右。



和其他公司的跑车车型相比,前途本次展出的K50并没有突出的优势,但是,这款车型最大的优点,是它已经定型并即将上市,这是一款“为量产进行最后的准备”的新能源跑车。


作为一款互联网车型,K50没有盲目的追逐新概念的堆砌,而是在有限度的创新基础下,选择了脚踏实地的量产和上市,它的表现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Lynk&Co 01——领克倡导共享精神


互联网造车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的流通速度,一个反馈速度够快的信息平台可以让互联网造车用最快的速度改良,省去大把的车型改造时间。吉利和沃尔沃联手开发的领克Lynk&Co 01,就倡导这种共享精神。



Lynk&Co 01是吉利LYNK&CO领克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型,吉利领克品牌以及领克01在此前的上海车展首次亮相,领克高级副总裁魏思澜(Alain Visser)现场演示了全球首创的汽车分享技术,领克成为全球首个具备汽车分享技术架构的汽车品牌。


Lynk&Co 01是基于CMA架构开发的首款车型,动力方面,01将搭载1.5T、2.0T两种不同规格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及基于1.5T发动机和锂离子电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该共享技术架构由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联合开发,一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两千多名顶尖工程师在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历时3年多研发完成。共享体现在产品上,则是旗下所有售卖车辆均可提供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数据流量及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等服务。 和上面几款车型相比,这份答卷写的更为充分,但能否拿到满分却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纵横观点:互联网造车的确被人们一度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如火如荼,但大部分都被认为是不靠谱的“融资PPT方案”。然而,这个世界总是需要一些愚公移山的坚持者,这几家车企的坚持,超越了‘不可能’,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造车在各种领域的可能性,他们的成功与否尚未可知,但这种精神值得每一家车企去学习、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