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碳能卖多少钱?全国碳交易市场12月19日正式启动

碳交易,是全球推动环保、减排采取的市场化交易手段,经历了四年的试验准备后,我国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终于即将落地。日前,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

碳排放交易市场-PS01.jpg

1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新闻发布会,介绍《方案》具体内容并作动员部署。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总体设计完成,正式在全国启动。

三步走 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

此次《方案》明确,按照“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发电行业(含热电联产)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再逐步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增加交易品种。

参与主体是发电行业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其他行业自备电厂。首批纳入碳交易的企业1700余家,排放总量超过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根据《方案》指示,国家将分“三步走”推进建设工作:基础建设期——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国统一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开展碳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模拟运行期——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发电行业配额模拟交易,全面检验市场各要素环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强化市场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深化完善期——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碳排放交易市场-PS03.jpg


《方案》指出:碳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公开透明的碳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试点地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双降”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各成员国的排放上限。从这个协议开始,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在全球市场上进行交易,即“碳交易”。


碳排放交易市场-PS05.jpg

各国的碳交易现状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涉及范围和纳入企业不断扩大,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不仅有利于环境的净化,还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贸易摩擦中的受损风险,同时将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甚至通过碳汇等方式,使部分企业可以从中获利。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国际碳交易体系。

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开展了碳交易试点。从2013年开始交易,到2017年11月,7个试点地,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了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超过46亿元。在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了双降的趋势,起到了碳市场要发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未来发改委将从发电行业开始,把碳交易的相关制度和支撑系统尽快建立完善起来,然后再进行系统的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开始真正的货币交易。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李高指出,《方案》出台后,工作的重心要从试点转向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关试点省市、试点市场,还将持续运行一段时间。”

新能源纵横网,WWW.XNYZH.COM

时效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杂志

微信公众号:XNY77777

电动人动图.gif